各学院: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本科生毕业综合训练的过程管理,使各环节的工作科学规范,确保毕业综合训练质量和毕业生最后的实践教学环节顺利进行,根据《银川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现将做好2023届毕业综合训练管理及相关过程指导与管理等相关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毕业综合训练形式
各学院根据本学院学科专业特点、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要求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往届毕业综合训练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拓展丰富训练形式,做实训练内容。工学类专业,以工程项目设计+说明书为主;文学类专业,以文案设计+小论文为主;管理经济类专业,以论文为主;艺术类专业,以创意设计+作品展演为主;教育学专业以课堂教学全环节设计+授课为主。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毕业综合训练。“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 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二、毕业综合训练整体工作时间安排
阶段划分 |
时 间 |
主要内容 |
选题与开题 阶段 |
2022年12月20日前 |
1.各专业确定毕业综合训练形式,各学院根据确定的校内外指导教师,按学校指导人数要求分配指导名额(8-10学生/教师)。 2.各学院召开动员会,通报本学院毕业综合训练形式及相关措施和要求,组织学生完成综合训练线上线下选题。 3.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毕业综合训练开题。 |
指导与撰写 阶段 |
2023年4月1日-30日 |
1.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需要查重的综合训练查重检测工作。 2.各学院完成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的中期自查工作。 3.教务处会同督导委进行毕业综合训练中期检查。 |
答辩阶段 |
2023年5月6日-20日 |
1.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毕业综合训练答辩或演示。 2.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答辩或演示时间,但须提前将答辩或演示安排报送教务处备查。 |
成绩评定、公示与评优阶段 |
2023年5月29日前 |
1.各学院做好毕业综合训练成绩报送工作和相关材料的存档工作。 2.各学院按学校评优选优文件要求做好优秀毕业综合训练学生成果及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推荐工作,并将相关评选材料报送教务处。 |
总结与表彰 奖励阶段 |
2023年6月10日前 |
1.完成对优秀毕业综合训练获奖学生成果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表彰奖励工作。 2.各学院对2023届毕业综合训练工作进行总结。 |
教育部毕业综合训练抽检及专家上报 |
2023年9月20日前 |
1.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完成本学院教育部毕业综合训练抽检学生相关数据上传工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把控相关视频资料的大小,提前压缩及存档,确保上传工作顺利进行。 2.根据教育部实时通知完成抽检专家信息上报工作。 |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
1. 各学院严格按照《银川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管理办法(暂行)》文件要求,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2023届毕业综合训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书面纸质文档,对标二级学院毕业综合训练工作职责、本科合格评估指标要求和教育部印发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等文件指标,加强对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全体师生能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的重要意义。
2. 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毕业综合训练与就业、考研等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综合训练各环节的管理,把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质量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
3. 认真做好毕业综合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加强毕业综合训练的选题与审题、指导教师与学生、答辩与成绩评定、质量监控等过程管理工作。明确各过程的规范化要求,制订好毕业综合训练的实施计划。
(二)加强选题管理,提高选题质量
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综合训练的重要前提。2023届毕业综合训练选题按照以下要求。
1. 各专业应编写毕业综合训练选题指导。选题指导属于在毕业综合训练管理工作中具有教学大纲性质的教学文献,其主要内容要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做到适时修订,以体现专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并能够在学生选择题目时给予具体指导。
2. 各专业在选题指导基础上确定选题目录,报学院审批后公布。选题目录应包括本专业毕业综合训练可选题目(范围)、相应的指导教师、职称与可指导人数;选题目录的题目应能够提供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
3.“真题真做”的题目应在选题总数占合理的比例,鼓励选择能用于实践的题目。
4. 选题原则上每人一题,特殊情况下采用多人一题的,应有明确的分工和侧重,并在毕业综合训练成果中得到具体反映和体现。
5. 学生自拟的题目,须经指导教师同意,其所占比例不能超过20%。
6. 各学院、专业应开展征题和审题工作,所有选题须经相应的专业审查通过并填写《银川科技学院本科毕业综合训练题目汇总表》上报教务处。
(三)强化指导教师责任意识,提高指导水平
1. 各学院毕业综合训练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审查毕业综合训练指导教师资格,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增强责任意识。安排校内外工作责任心强的专兼职教师做指导教师。
2. 2023届毕业综合训练,为确保毕业综合训练指导质量,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8人,对于部分学生多的专业,原则上不超过10人,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教师,若指导学生的毕业综合训练和相应项目有关,则指导学生人数可以适当增加,但不超过12人。
3. 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前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随时了解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指导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术诚信负责,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学术不端行为。
4. 加强对在校外完成毕业综合训练学生的管理。根据学科特点和训练形式需要,在校外完成毕业综合训练的,必须严格按程序办理有关手续,确保学生安全,充分利用线上管理平台做好过程性监管指导。
(四)增强质量意识,做好过程监控
1. 各学院应加大毕业综合训练工作研究力度,制定与本学院专业特点相关联的制度与要求,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与专业配套的质量评价体系,开展院级毕业综合训练的管理工作。
2. 加大检查力度,做好毕业综合训练工作过程监控,重点检查学风、工作进度和教师指导情况,确保毕业综合训练工作有序推进。学校将适时组织进行督查。
3. 做好对2023届本科专业毕业综合训练进行诚信检测的工作,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现象。凡以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完成毕业综合训练的学生须按要求完成查重检测工作(维普毕业论文检测系统)。其中毕业设计查重检测重复率不超过30%,论文类查重检测重复率不超过25%,艺术类参照执行。
联系人:李小娅 电话:15121985865
教务处
2022年11月26日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