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全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课程等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校2021年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一流基层教学组织等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申报条件
本次申报的项目类型包括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指定推荐申报)、一流本科课程、一流基层教学组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
(一)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条件
推荐课程须至少经过两个学期或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取得实质性改革成效,在同类课程中具有鲜明特色、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符合相关类型课程基本形态和特殊要求的同时,在以下多个方面具备实质性创新,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1.教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致力于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成果显著。课程团队教学改革意识强烈、理念先进,人员结构及任务分工合理。主讲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学术造诣,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学能力强,能够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课程目标有效支撑培养目标达成。课程目标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
4.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
5.课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内容结构符合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契合课程目标,教材选用符合教育部和学校教材选用规定,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与时代性。
6.教学组织与实施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创新教与学模式,因材施教,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知识生成,教学反馈及时,教学效果显著。
7.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二)一流基层教学组织申报条件
1.基层教研室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先进、教学方案科学合理、教学环节管理正规、培养计划配套完善、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评教评学整体在良好以上,教学效果满意度高,无任何教学事故。
2.基层教研室建设发展方向符合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专业建设规划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满足相关产业和领域人才需求,并达到国家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无专业建设任务的基层教学教研室能有效保障和支持专业建设。
3.基层教研室有稳定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方向,能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辅助课堂教学。
4.基层教研室教学团队师德师风良好,结构合理,有科学酕套的教学梯队建设方案和教师培养计划。
5.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软硬件实力,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方案,规范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有稳定的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有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
(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条件
1.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十大项目工程和四大提升行动计划需求,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需求,服务企业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需求,深化企业与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2.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具有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3.将产业和技术最新进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具有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可应用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
4.高校和企业具有师资联合培养培训能力,能够共同组织开展面向教师的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
5.企业能够提供资金、软硬件设备或平台,支持高校建设实验室、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等,能够满足日程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需要。
6.企业能够协同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体系、创客空间、项目孵化转化平台等建设,并为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资金、指导教师和项目研究方向。
二、项目申报
(一)申报限额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根据教育厅分配指标,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实行指定推荐申报;一流课程等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根据自治区教育厅指标要求,结合学校前期培育建设及各学院现有项目等情况限额申报,具体申报限额见附件1。
(二)申报程序
各项目由教师自主申报,各学院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择优推荐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等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学校在对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的基础上,按教育厅本年度分配指标要求遴选推荐为自治区级建设项目。
(三)材料报送
1.通知下发后,各学院要认真审核教师上交的材料,按照附件1中的限额择优排序推荐各项目。被推荐的项目负责人请于11月22日前将相关申请书及附件(电子版)统一交至各学院行政秘书处,由行政秘书汇总后11月23日报送至教务处。
2.申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负责人请按照按照附件1中的分配填写相关申请书一并上交。
3.因受疫情影响,有些教师居家隔离,所以本次项目申报先提交电子版材料,纸质材料报送时间依疫情防控情况再通知提交。
4.一流本科课程项目的申请书及附件支撑资料较多,请教师做好各项材料收集。因疫情影响,11月22日前,先提交申报书和附件2-9的电子版,说课视频和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待线下教学恢复正常后录制提交,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三、组织管理
(一)项目管理
各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原则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专业认证后,方可为被确定为区级一流专业。学校将对项目建设、实际应用、教学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测,实施动态管理。
(二)建设经费支持
获批自治区级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自治区给予一定建设经费支持,其中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费为15万/个,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经费为7万元/门;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经费为10万元/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经费为10万元/个。
四、工作要求
实施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是振兴学校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请各学院高度重视,在做好现有区级高水平项目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切实把基础较好、特色亮点突出的建设项目推荐上来,加快推进我校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发展。
联系人:杨萍 联系电话:13409502498
电子邮箱:325088809@qq.com
附件1 银川科技学院2021年度自治区级高水平本科建设项目申报限额分配表
教务处
2021年11月8日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电话:0951-5181555(院办) 0951-5181999(招办)
邮编:750021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